互联网公司变坏,从变相裁员开始
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很多公司选在1月26日这个周六晚上举办年会,我的朋友圈中,就能看到有不下10家公司举办年会。
从年会员工抽奖奖品细节来看,今年行业确实不大景气,除了微信按照惯例全员发放iPhone外(张小龙比较粉乔布斯),大多数公司年会都有所缩水,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奇葩“年会”。
比如微信电商生态的明星公司有赞公开宣布996工作制的年会就引发了热议。在年会上,有赞高管表示未来将工作时间调整为早上9点半到晚上9点,周三为家庭日(意思是周三可以提前下班),紧急项目工作6天且时间可能会更长。
为什么996会引发热议?
加班是职场的永恒话题。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完成自己的正常任务且不愿意加班,这样的员工自然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企业为了加班而加班,让员工在公司耗着,这家企业以及对应的管理者也有很大问题。
就算不搞996,科技产业这些年的繁荣也离不开大量互联网从业者没日没夜地挑灯夜战,甚至一些人为此舍弃个人生活。所以,我认为加班本身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但企业为什么要加班,如何执行加班制度,企业给加班的员工又给了什么回报,才是问题关键。
加班是科技企业生产力
正如我此前所言,中国科技公司能够强势崛起,一个核心原因就在于人力成本相对更低,不只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同样如此——这是高福利国家的短板。
人力成本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国外公司相对底薪高、加班少、福利多,人力成本自然就高。
记得前几年去硅谷参观,谷歌和Facebook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堪称奢侈的员工福利,办公室密集地摆放着员工任取的饮料零食机,即便是周末机器里也充满了高档饮料零食。同时,员工上班时间还可以去按摩,淋浴,理发等等。而且我周末去Facebook办公室发现没有什么人加班,据朋友透露,加班更多的往往也是亚裔工程师,亚裔工程师在硅谷也有“勤奋”的美名因此很受青睐。
这种 “硅谷式办公 ” 被许多人羡慕,在中国基本没有一家公司具备,中国科技公司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福利(有尝试过高福利的,后来基本都挂了),而且都会不同程度加班,甚至996。
厚道的公司对员工加班会有丰厚的回报,我们会看到新闻,比如互联网公司年终奖几十个月,互联网公司给员工奖励股票,互联网公司早期员工财务自由,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中国科技公司采取的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的制度,换来的员工心甘情愿地加班加点,给公司付出,为公司打拼,公司的高额利润来自于员工的创造。
如果一家公司崇尚不加班,战斗力将会直线下滑,在关键战役中就会遭遇溃败。
有一定规模和年龄的大公司,往往会不加班,或者说内耗式加班,即加班是用来做PPT(比如新东方)、搞办公室政治、甚至做给领导看(就差发朋友圈@领导了),这是一家公司变老的信号,你一松懈,就会给敌人留下机会。真正击败大公司的对手往往不是多年来的对手,而是创业公司,它们一般处于全员战时状态,不只是会996甚至可能997,团队更有斗志、身形更加灵活、思维更加敏捷,往往会让大公司招架不住。
尽管大家都说BAT会垄断,但总是不断有新的公司冒出来,而且有一些变得足够大,分走一块蛋糕甚至对巨头构成威胁,比如字节跳动,比如拼多多,它们的员工自然不会不加班,前几天有一个字节跳动的朋友告诉我:公司现在每一条线都像是17岁的年轻人,斗志昂扬,活力无限,我认为未来这样的公司一定会继续出现,互联网行业不会有什么永恒的垄断,互联网巨头要枕戈待旦。
总之,当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很早期阶段就以数倍于大公司的offer挖你过去时,你就应该要保持谨慎,平时存好粮食,做好被裁员的准备。